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
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
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觱篥》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
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
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吹奏觱篥(一种乐器)的情景。诗人描绘了奏乐者的形象,以及乐器的美妙声音和精巧的制作。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乐器和奏乐者的形象,表达了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独特魅力。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
这句描述了乐器的美妙之处以及奏乐者的手指纤细红润。"妙清商"指觱篥演奏时发出的悦耳声音,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
- "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这句描写了乐器的制作和装饰。"雪藤"指用雪白的藤条制作的乐器,"霞锦"则形容乐器上用红色锦缎装饰的部分。"新换束"表示乐器的外观焕然一新,"旋抽囊"则指乐器盖袋的旋转开合动作,展示了乐器的精致工艺和美感。
-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
这句表达了乐器声音的远传和曲调的深沉。"并揭声犹远"意味着乐器的声音传得很远,给人以遥远的感觉,也可能指奏乐者吹奏觱篥的技巧娴熟,音色优美。"深含曲未央"表示曲调的内涵深远,仿佛没有尽头,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感觉。
- "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这句描写了坐在旁边欣赏的人对奏乐者的赞赏。"坐中知密顾"表示乐者身旁坐着的人懂得欣赏音乐,对奏乐者的技艺给予肯定和赞赏。"微笑是周郎"指坐在旁边的人微笑着,称赞奏乐者的演奏技巧,将其比作古代名将周瑜,赋予了奏乐者高超的艺术才华。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觱篥乐器和奏乐者的形象,表达了音乐之美和艺术的魅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诗人将觱篥演奏的声音、乐器的制作和艺术价值传达给读者,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ì lì
觱篥
yī guǎn miào qīng shāng, xiān hóng yù zhǐ zhǎng.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
xuě téng xīn huàn shù, xiá jǐn xuán chōu náng.
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bìng jiē shēng yóu yuǎn, shēn hán qū wèi yāng.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
zuò zhōng zhī mì gù, wēi xiào shì zhōu láng.
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张祜 (约792年-约853年),字承吉,行三。唐代诗人,清河(今邢台清河)人。约(公元792年)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初寓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卒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3年)。
张祜早年寓居苏州,常往来于扬州、杭州等都市,并模山范水,题咏名寺。他的《题润州金山寺》诗,空前绝后。他作的《宫词二首》之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流行一时。后来这首词传入宫禁,唐武宗病重时,孟才人恳请为上歌一曲,唱到“一声何满子”,竟气亟肠断而死。这种至精至诚的共鸣,恰恰说明祜诗的魅力。
白居易很欣赏张祜的《观猎诗》,认为与王维的观猎诗相比难分优劣。然而,祜性情狷介,不肯趋炎附势,终生没有蹭身仕途,未沾皇家寸禄。 张祜晚年,在丹阳曲阿筑室种植,寓居下来。尝与村邻乡老聊天,赏竹,品铭,饮酒,仿着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 一生坎坷不达而以布衣终。
张祜一生虽官场不利,史书也没记载他的事迹,但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少,《全唐诗》中亦有349首,北京图书馆珍藏的南宋初蜀刻十卷本《张承吉文集》共收诗469首,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而在仕途上却坎坷不达。他的为人和他的著作一样,有其独具的风格特点,纵情声色,流连诗酒的同时,还任侠尚义,喜谈兵剑,心存报国之志,希图步入政坛,效力朝廷,一展抱负。在人际交往中,他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他的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有心报国,陈力无门,使他只好“ 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千年狂走酒,一生癖缘诗”。
张祜谢世后,太常博士皮日休送挽诗:“一代交游非不贵,五湖风月合教贫,魂应绝地为才鬼,名与遗篇在史臣”。
张祜诗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吟咏的题材相当丰富(这里面包括众多寺庙的题作和有关各种乐器及鸟禽的诗咏等等)。代表作有《题金陵渡》、《雁门太守行》、《送苏绍之归岭南》、《旅次石头岸》、《隋宫怀古》、《从军行》、《爱妾换马》、《宫词二首》、《夜宿湓浦逢崔升》、《听筝》、《散花楼》、《悲纳铁》、《樱桃》等,其中《题金陵渡》和《宫词二首》流传颇广。集十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一十和五百一十一)。